澳人澳企需同舟共濟,澳人選工偏好得尊重

日前,有學者表示,失業潮漲、外僱潮退,看似是必然,但騰出的職位與失業者訴求的崗位,並非此消彼長。突顯出求職者的訴求和外僱退場的崗位出現不對稱的現象,這個觀點值得大家深思。

隨著本澳經濟發展,就業市場發生變化,過去市場需求的技能與人才特徵均發生轉變,以致市場上出現“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就業市場和失業問題在社會上一直討論不斷。無奈一些“手停口停”的澳門中小微企,所需要的大多數是藍領及體力需求崗位,如餐飲業和建築裝修業等工種,與本地求職者習慣且較偏好的白領崗位有所差距,騰出的崗位未必是本地人“想做”的空缺。此外,“隔行如隔山”,部分崗位要求具備相關職業證照及工作經驗,失業者礙於自身的學歷背景和技能所限,難以即時投身其他行業,結果剩下空缺無人“能做”。因此將現況展開詳細地說,現時是“有人因為不能或不想入空缺的崗位而無工做;有工因不是待業人士能夠或想要入行的空缺而無人做”,使得工作崗位失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據統計,2022年第一季度,澳門失業人數為1.3萬,就業不足約1.2萬人,與16.7萬的外地僱員相比,相差14.2萬人。事實上,並非“一刀切”的要求2.5萬外僱人員退場,就能以簡單數學解決本地就業的問題。要明白,整體上大多行業的中小微企業,聘請澳門人比聘請外勞還要多,強行要求外僱退場而又未能在本地市場找到合適人力時,可能會導致企業生產力下降,最壞情況或會結業。最終導致“外僱損五千,本地人崗位損萬個”的扭曲現象。

因此,掌握好本地人的就業偏好及職位訴求,精準為人資配對好“想做、能做”的崗位才是核心關鍵。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1. 尊重澳門人選擇“想做”的工種。有關部門和學者需加強收集、疏理和提煉好本地求職人士的情況,根據其工作經驗、資歷、以及尊重其個人偏好和需求,發掘合適的對口崗位,力求精準配對。尤其要了解澳門人的求職偏好、職業技能、以及轉崗轉職的意欲等,為有需求的僱主提供更精準有效的人事轉介服務。

2. 鼓勵澳門人拓展“能做”的技能。對莊荷、監場主任和職業司機等,這些只允許本地人上崗的從業員,加大對他們的轉崗培訓強度。通過傾斜政策,鼓勵他們拓展更多的就業技能,避免因社會情況轉變而過時的“善意政策”變成他們轉換跑道的“制肘政策”,助力他們開展職涯新階段。

3. 精準讓外僱補充澳門人“不想做、不能做”的空缺。對於本地人士“不想做”:即轉崗意欲較低的崗位、“不能做”:即需要時間培育本地人才的崗位,呼籲政府仔細檢視相關的人資政策並適量補充有需要的外僱,促進本地人資及外僱市場之間達至健康發展。讓“保澳門企業,促澳人就業”的宗旨得以承傳,更要避免企業服務質素因人手不足,待慢本地客戶和外來遊客,最終落得人財兩空。

發表於 工商發展, 民生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增加人才培訓課程 提升個人及企業競爭力

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影響本澳經濟整整兩年有餘,政府在培訓發展方面亦積極行動。最近,澳門勞工事務局與不同商會和社團合辦多項建築機械培訓和促進建築工友就業的項目。包括16場課程,共培訓逾200名學員,且成功協助404名建築業工友就業。與此同時,勞工事務局早前還推出新一輪帶津培訓,包括“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及“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前者是企業主導承擔僱員的就業,並讓員工在上班的時候上學,後者是個人主導承擔改良自己就業的選擇。藉著該兩項計劃發放的津貼,一方面可提升個人能力,另一方面亦可促進本澳失業人士儘快回歸職場,並舒緩受疫情影響人士的經濟壓力及降低本澳失業率,一舉多得。

在疫境下,不少中小微企面對疫情衝擊和經濟結構轉型的雙重困境,需要有所突破。開辦朝陽產業相應的培訓課程,既可以提升職場人士的綜合素質,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鼓勵員工主動接受朝陽產業培訓,提升個人能力同時亦可建立其自強感和自信心。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1.用好 “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開拓企業自身長遠的發展,增強團隊競爭力和市場應變能力。在此建議僱主與僱員共同探索企業的前途,且讓僱主與僱員能夠各自強化對應崗位的能力。同時,積極向勞工局提供所需的課程培訓,及企業關於行業相關的課程,讓帶津培訓能更快回應社會有關的需要。

2.鼓勵相關人員參加“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讓就業或失業人士進行自我考量,為自己長遠的職涯規劃做好準備,提升競爭力和議價能力。

3.加大宣導和教育力度。強烈呼籲家長鼓勵子女認識“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以及“職業不分貴賤”。進一步健全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配合國家發展重大戰略,打破藍領、白領隔閡,讓行行出狀元。

4.建議政府針對目前在社會上對四大產業的人才的需求情況,推動職業技能培訓向高品質發展,建設規模適度、品質過硬、結構合理的技能技師隊伍。

通過以上的建議,希望能讓無論企業還是員工,都要對澳門經濟前景保持樂觀心態,為經濟復甦提前做好準備。

發表於 工商發展, 民生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推動石油氣安裝技工持證上崗

上月,衛生局疾控中心指出,本澳於2015年至今發生113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當中有4宗死亡個案,近期新聞亦頻頻報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值得社會關注。事實上,熱水爐是家家戶戶都使用的設備,涉及千家萬戶的安全。石油氣熱水爐安裝不當會引致一氧化碳洩漏中毒甚至引起爆炸,除了會引致居住單位受到直接破壞外,還會對社區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據悉,近期發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主要有以下三個成因:一是熱水爐安裝於浴室,部分燃氣熱水爐沒有安裝排煙管道;二是沒有保持良好通風;三是本澳居民缺乏定期檢查保養的意識,爐具老化缺乏維修,最終釀成事故的發生。

據了解,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對安裝使用燃氣熱水爐具有嚴格的要求。大致有:第一,熱水爐需安裝在室外通風處,若在室內則必需要有強制的進排氣,避免一氧化碳中毒情形發生。第二,安裝前必須請專業人士進行環境勘探,確認符合機型條件方可安裝。第三,每年應最少做一次安全檢查、每若干年拆機檢修熱水爐的內部配件或線路,確保石油氣的使用安全。第四,在安裝燃氣熱水爐時,安裝技工須要具備合資格的牌照。鑒於澳門居民使用燃氣式熱水爐意外頻生,故希望參照卓有成效的經驗,減少居民一氧化碳中毒意外再次發生。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1. 落實石油氣安裝技工持證上崗的制度。讓具備專業資格認可的技工,才可為澳門市民安裝燃氣式熱水爐,以降低不正確安裝所帶來的風險。通過考核方式讓技工取得專業證書,可實際提升技工的實操能力、保障行業技術發展水平,更可進一步增強技工對自身專業的自豪感,又有利於行業進步的穏定性。

2.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強烈呼籲市民自覺對熱水爐進行定期檢驗,並必需請合資格人士進行有關檢測。同時,加強對市民宣傳日常使用燃氣熱水爐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因錯誤操作而導致悲劇的發生,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3. 加強對行業規範的監管力度。對於委派不具備專業資格認可的技工進行燃氣安裝的公司,應處以罰則並承擔連帶責任。

發表於 工商發展, 民生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推動步行系統整體規劃 促進社區經濟健康發展

近年,政府積極優化及擴展步行設施,完成了大量工作,包括在離島開通了連接運動場輕軌站與氹仔市中心區的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走廊、在澳門半島接連東方拱門一帶至皇都酒店一帶的「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計劃」,而環松山步行系統工程亦將於今年底竣工。對於原有的行人過路設施也不斷地優化改善,為條件許可的,包括如三角花園和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的行人天橋加裝升降機或扶手電梯,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相關工作值得肯定的。還有正在開展的沙梨頭北街行人天橋的設計及東北大馬路行人天橋的可行性研究,相信步行網絡將會更臻完善,有效鼓勵居民更多使用步行系統。

然而,從一些新建設施的使用情況可見,本澳的步行系統尚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例如,即便在漁翁街天橋下馬路增設水馬後,仍有不少路人胡亂過馬路造成危險;對於沿著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走廊兩旁行人道的使用者,想要橫過馬路時則必需上落天橋而產生不便等,可見市民對步行系統的優化仍有一定訴求。事實上,隨着本澳人口及車輛的增加,人車爭路和車車爭路問題不斷突顯。試比較在2000年回歸初期與去年底的一些交通數據,本澳行車道路總長度由324.2公里增加至462.5公里,增長了42.7%;機動車輛數同期則由11.3萬架上升至近25萬架,升幅達120%。由於行車道路增長速度遠遠追不上車輛增長速度,路車比由每公里近350架車上升至每公里約540架車,車輛過多造成的壓力為本澳的道路交通承載能力帶來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本澳同期人口亦由43萬人飊升至68萬人,升幅近60%。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澳變得人多車多,但可惜道路系統並未有跟上,長久累積而來的交通困局,相信政府會繼續積極提出更多的解決方案。

有見及此,若能更進一步系統化緩解人車爭路問題,通過做好人車分隔將是一個可行、合適的選擇。建議專門開展一個以行人為本的全城步行系統整體規劃,以連通現時遍佈各區片斷式的不同步行設施,構建一個全面和完整的步行系統網絡,並一併對現有行人天橋、隧道等作適當更新或改造。藉提升步行系統的通達性及舒適性,鼓勵更多市民綠色出行,務求達至以下三個目的:

(1) 緩解人車爭路:進一步減少人車交叉點,為行人提供更安全及舒適的步行體驗;

(2) 完善無障礙設施:實現連貫性的無障礙步行系統網絡,加強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出行時的便捷性及通達性;

(3) 促進社區經濟:藉着貫通各區的步行網絡,促進市民及旅客穿梭漫步本澳新舊區之間,達到路通財通繼而為社區經濟的平衡發展創設優良條件。

着澳門首部城市總體規劃正式出台的大好時機,通過加快完善步行系統,營造更好的便民便商氣氛,為建設宜居宜行宜遊城市奠定根基。

發表於 交通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營造全天候步行系統 促進綠色低碳環境

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在去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宣佈,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次的行動綱領,不但體現我國主動“減污降碳”的決心,更體現我國對推動美麗中國,這一時代命題的堅定決心與歷史擔當。

澳門除了通過“都市更新”用好已開發的土地,改善城市面貌和提升居民生活質素,探索城區的出行方式以深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規劃,亦不容忽視。根據《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中,政府計劃大力推動電能車輛使用量,正是朝這個目標邁進的。趁此時機,亦可以在創新思維上再走前一步,結合世界各地不同的經驗,加強步行系統為輔助甚至是城區內主要的綠色交通系統建設。

藉“都市更新”出台的契機,在進行土地規劃時適當調整建築物與道路的比例和關係,對建立城市步行系統將大有可為,加強居民從家中走到車站,乘搭巴士或輕軌的通達性。簡單來說,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上班、上學等目的。綜觀現況,特區政府近年積極以步行尺度考慮澳門部份街區規劃,進行人車分隔處理、街道整治等工作已見成效。例如山邊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計劃、愕街自動扶梯系統、焯公亭連接東望洋斜巷的行人隧道、小潭山步行系統,以及正在施工中的環松山步行系統等。這些步行系統不但令市民大眾可輕鬆通達各城區,更鼓勵了居民邊出行邊健身,享受綠化之餘更可享受生活,趨向更低碳節能的生活模式是政府的用心之作,值得表揚和肯定的。

澳門的氣候並不是四季如春,尤其夏季高溫多雨,對居民的綠色出行形成很大的阻力,因此在步行系統的規劃和設計上,應加強從“全天候”的角度進行考量。包括以高架、地面、地下三種形式的一系列交通基礎設施,組織全天候步行系統,可將天氣變化對步行出行意欲的影響減到最低。鼓勵步行既能減少碳排放外,在步行系統的設計上更可以將天面綠化、垂直綠化等方式遮陽擋雨,甚至適度補充調節溫度的設備,為城市增添生機綠意;促進人車分流減少意外,更可增加交通流暢度,相得益彰。故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 在已決定首先展開詳細規劃的5個分區中,盡早融入全天候步行系統的設計,通過做好該區的步行系統提升都市更新的質量。

二、 在新城尤其是A區、B區、C區和D區的總體規劃中,將建設全天候步行系統作為區內交通運輸規劃的必備設施之一。

三、 推動建設連接北安碼頭、國際機場、大潭山、金光大道和石排灣等的偉龍馬路屋苑、大潭山一號、星玥、擎天匯、石排灣公屋和金峰南岸,讓居民可四通八達,同時也讓從碼頭、機場到境旅客都可享受澳門的休閒生活。

將“低碳出行”成為澳門生活的基本標準,希望在推進產業適度多元經濟目標的同時,亦可以為“30、60雙碳目標”貢獻澳門微薄的所能,服務國家所想。

發表於 交通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