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保就業、穏經濟工作 拓展“一國兩制”生命力

一直以來,具澳門特色“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給予澳門經濟社會全速向前發展的驅動力。在面對世界大變局的動盪下,如何進一步釋放“一國兩制”生命力,用好制度優勢克服挑戰並拓展機遇,成為這一屆特區政府必須深入探討的頭等大事。如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夏寶龍主任就《黨的二十大報告》解讀所指,必須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這是港澳保持穩定和諧的重要前提,否則融入國家發展的步伐難以增速,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目標亦難以實現。

根據香港統計處資料顯示,第一季及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分別按年下跌5.5%及輕微上升0.1%,其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則在1至3月的5%高位逐步回落到4至6月的4.7%,可見香港經濟雖然仍在下行階段,但勞動力市場已有逐步復甦的傾向。相較之下,澳門今年第一季及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分別按年下跌8.9%及39.3%,本地居民失業率更由第一季的4.5%上升至第二季的5.2%,反映本澳經濟結構基礎較香港弱,使到所面對的失業壓力是前所未有的。就業是民生之本,經濟下行更會導致失業率的攀升,直接影響數以萬計澳門家庭的生計,我們都必須清晰明白,保就業就是穏經濟的最大目的,亦是澳門最逼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本澳中小微企業佔全澳企業九成以上,創造四成以上的就業崗位,因此保企業成為保就業的必要條件,加強中小微企業的韌性是穏定澳門民生社會發展不變的軸心,是解決深層次問題的關鍵。

參考國家近年新修訂的《中小企業促進法》,開宗明義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通過立法創造有利中小企業經營的良好環境;而今年11月正式實施的《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更進一步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經濟健康發展,包括引導創業投資機構支持個體工商戶、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等措施。可見在新時代、新格局下,國家更加重視中小微型企業以至個體企業主對於穏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日前正式恢復的電子簽注以及開放四省一市的內地旅行團前來澳門的措施,是國家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出入境管理工作新需求新期待的實際行動,是澳門各行各業翹首以盼為促進經濟復甦而注入的活水。接下來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從根本探索加強中小微企業面對市場波動韌性的路徑,和尋找中小微企業的深層次矛盾,勇敢對症下藥,以回應祖國和中央政府對澳門的支持和關心。

在此,呼籲特區政府儘快開展提振中小微企競爭力的措施制定,通過借鑒香港以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優化中小微企業營商環境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實踐習近平主席強調的“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要求,立好有助本澳中小微企業穏定發展的法律法規。讓“保企業、保就業”的目標得以加快實現,讓中小微企業切實發揮從深層次穏定澳門經濟社會的作用。為持續推進特區長遠健康發展、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步伐,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展示澳門“一國兩制”的生命力!

發表於 創新創業, 工商發展, 民生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廣納人才促進經濟多元 推動“一國兩制” 行穏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開幕式的報告中,明確指出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必須“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論任何時期“廣納人才”都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為推進社會經濟發展時的必然手段,例如香港日前剛宣佈了系列吸引人才的傾斜政策,包括撤銷科技公司在計劃下輸入外來人才時必須增聘本地僱員的規定、延長工作簽證年期以及退還外來人才在港置業的額外印花稅,以此加快現香港為服務“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目標,積極釋放“一國兩制”的生命力,相信這些條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相關對象人群落戶香港發展。

當然,澳門與香港或其他大灣區城市相比,在產業發展目標及人才政策上,都有各自關注的需求及焦點,澳門不必跟風而是應該走出一條合適自己的道路。國家深明澳門的特色優勢及發展潛力,一直為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的方向予以明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四個重點發展產業,就是國家的判斷、澳門的任務。而在推動這些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各個階段對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正如鄧小平先生所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我們應以海納百川的心態、以高瞻遠矚的目光,放眼尋求對澳門長遠發展有積極幫助的潛在人才,夯實澳門經濟環境基礎,讓本地人能在符合融入國家大政方針下,有穏定、自尊的工作和發展的機會。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用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驅動力,確實引領四個重點產業的全速發展。建議政府在研究引才策略時,可借鑒同是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尤其研究並用好兩地“一國兩制”的差異性所帶來的潛能及機遇,服務好建設科技創新走廊目標的同時,讓具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實踐到經濟發展之中,繼續行穏致遠。

二、 積極發掘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的共通點,尤其要做到對標視野,以加快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仔細研究大灣區其他城市人才措施的特點,作為訂定本澳的優勢誘因及具錯位特色的引進人才策略時的參考,加強對合適人才選擇落戶澳門、回流澳門以及留在澳門的吸引力,借他山之石達攻玉之效。

三、 團結作為命運共同體的澳門社會各階層的力量,發揮凝心聚力的作用,推動居民以主人翁的心態合力做好人才引進工作。建議通過鼓勵社會關注和討論,廣泛徵集民眾對人才的意見,一方面既為取得社會大眾對需求人才之專業範疇及吸納方式的共識;另一方面亦可向澳門青年及有意投身重點產業的居民發放需求的訊息,鼓勵他們投身心儀行業。

相信集合各界人士的智慧、團結一致,澳門必能在國家所希望的事業中大展拳腳,讓“國家所需、澳門所長”不僅是號召,還是能落地開花帶來真正經濟效益的豐盛果實,和帶給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讓四大產業儘快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支撐增長點,令“一業獨大”的情況儘快成爲歷史。

發表於 創新創業, 工商發展, 科學技術, 粵港澳大灣區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訂定物權置換機制 促進土地合理發展

澳門歷史城區作爲世界文化遺産之一,澳門政府通過對文化遺産業權人施加文物保護、保存及使用等限制,以履行對文化遺産的保育及管理工作。特區政府為保存歷史城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積極推進文化保育工作,更費煞思量以不同方式取得一些具保育價值的私人建築物業權,包括:以換地方式得到鄭家大屋産權、因業主捐贈獲得永福圍十三棟物業,以及通過直接購買取得中西藥局舊址及趙家巷24號等,文化局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土地開發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力,且每一幅土地的用途和發展潛力都是業權人盡力保護的私有資產,使得保育團體與業權人之間的拉鋸從未止息,澳門都市更新工作速度亦備受影響。

日前,光復圍相關規劃條件圖草案繼2016年再次提上城規會討論,雖然文化局對其保育的要求由保留整幢建築物,放寬至僅須保留臨街立面、屋頂特徵及維持原有高度但仍引起不少委員的異議,故光復圍草案仍未獲得城規會共識而被退回。對於文物建築澳門已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支撑保育工作,但由於澳門歷史背景特殊,仍有不少老舊建築具有潛在保育價值或亟待重新發展,需要更靈活的兼顧政府保育意願和私人物業發展權益的物權轉移方式,以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的土地發展引起的不同意見。

除了出於保護文物建築的目的外,都市更新的過程中亦會因規劃用途的改變而對建築物有不同的限制。參考在世界各地對有意保育又想尊重業權人發展權益的法律,其實逐漸常見的土地發展權轉移制度,即“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TDR),也值得大家參考。對因應政府要求減少或取消對保護地段上的發展工程,受影響的土地業權人可通過放棄在原土地上發展,而換取該土地的發展權益改至政府鼓勵發展的地區上進行建設,以達致既保護文物和景觀的同時,亦能保障業權人應有的發展權及利益體現。這是在購入、換地或贈予方式由特區政府直接持有物權之外的又一措施,TDR作爲一種鼓勵土地合理發展的制度化管理方式,一方面既可減輕政府因談判或取得業權所産生行政及財政成本,另一方面亦可使業權人對自身資産運用更具市場化發展的彈性,加快區域按規劃建設的目標發展。其實香港曾在新界徵收土地建設新市鎮,所推行的換地權益書Letter B制度就是一個例子。

在此,建議政府研究建立制度化的物權置換機制,通過向因公共利益發展需求或文化與環境保育的原因,對受影響的私有建築業權人,給予既合理又節省出資的以物業發展權益,在指定地方體現以換取建築物不就地發展的政策,務求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促進業權人積極參與都市更新及文物和環境保護工作。藉此機制作爲促進業權人與政府主動協商的催化劑,保障澳門居民的私有財産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本澳土地發展制度和文物建築保育的工作。

發表於 區域, 城規, 文化, 民生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建大灣區非遺飲食中心,強化美食之都形象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我國的非遺是中華民族歷史沉澱的精神瑰寶。而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非遺技藝的一種,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結晶。例如廣東省最近公佈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就包括廣府飲茶、珠海斗門區裝禾蟲、潮州“打冷”習俗等一批具有鮮明地域性、廣泛認受性,弘揚當代文化的項目入選。這些非遺美食背後往往有著一段歷史典故或者動人的傳說,食客慕名前來品嘗時,不僅僅只是為了嘗得一口美味,更是為了體驗其中娓娓動聽的文化典故。

其實,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亦有不少與飲食相關的。例如葡撻製作、龍鬚糖、杏仁餅、竹昇麵等,而涼茶配製和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更為各地美食融合開創了有利條件。澳門承擔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美食之都的美譽,若能將琳琅滿目的中華美食老字號或老菜式引進澳門大街小巷,供旅客品嘗到各種國家級非遺食品,此舉既能豐富澳門休閒美食形象,更體現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進程,彰顯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一基地”形象;可以為澳門的小微食肆或讓有志創業的人士,多掌握一道新美食,促成開創蛻變成文化新體驗的嶄新商機。如能成事,實在是一個多贏局面。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業界加強與大灣區市場和旅遊業的交流,由政府制定便利政策、措施和流程,促進旅遊、美食、文化交流往來,將大灣區美食“引進來”,將澳門打造成為大灣區非遺飲食中心,強化“美食之都”形象,攜手拓展粵港澳大灣區非遺美食合作新路徑,弘揚淵遠流長的中華美食文化。

2.建議本澳設計“舌尖上的非遺”線路,以多條路徑推動澳門非遺美食“引進來”。通過為本地居民和旅客設計開發多條合適遊玩的美食線路和資訊,以互聯網等不同方法加強宣傳,將非遺美食背後豐富多彩的故事、文化、禮儀和風俗展現出來,讓本地居民和旅客充分感受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

3.疫情衝擊本澳經濟結構,博彩旅遊、零售批發等多行業釋放出大量失業人員,建議當局開設更多大灣區特色飲食類的廚師和點心師等不同工種的培訓計劃和課程,從而讓結構性失業人員順利轉型,為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創造有利條件,為本地人就業創業增加機會。

總言之,未來澳門應致力於開展大灣區美食交流合作,將大灣區內的非遺美食逐步引入澳門。以美食為媒,聯動澳門與大灣區休閒旅遊線路,為全國各族人民和外國遊客締造“一站式美食之旅”,藉中華美食文化進一步鞏固“一基地”的功能,強化下一代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認同。

發表於 創新創業, 區域, 工商發展, 文化, 旅遊, 粵港澳大灣區 | 發表迴響

實現低碳旅遊模式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旅遊業活動約佔全球直接碳排放總量的8%,當中包括交通、住宿、食品、購物等環節。但在2019年聯合國公佈的最新數據調查中,單單在旅遊業的交通運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5%,並預測到2030年的排放量較2016年增加25%或更多。雖然澳門在這兩年半以來,跨境旅遊業受到疫情的嚴重打擊,仍無減旅遊業者參與減碳工作的決心。截止今年4月已有超過530多個主要旅遊目的地的相關部門、行業代表簽署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發起的《格拉斯哥旅遊氣候行動宣言》。簽署方需在12個月內提交具體計劃,藉促進旅遊業的轉型實現低碳化增長,負責任地讓旅遊業在可持續發展下復甦,並爭取在2050年前達到零排放。

由於澳門土地資源緊張,有超過9成的電力都是從內地購入的,帶來相當於本地直接碳排放約3至4倍的外部間接碳排放,可說澳門城市的旅遊能源消耗排放大多轉移至內地生產。作為能源消耗方,澳門可研究多透過主動購買綠色電力,大幅降低間接排放,對推進能源供應鏈實現碳中和,將發揮積極作用。但同時,在博彩旅遊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下,實現“碳中和”的路上博彩企業責無旁貸,幸好目前己有不少博企把握其規模優勢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推動酒店設施的綠色建築管理。接下來,應加快旅遊產業中交通、購物、飲食等環節的低碳化發展,藉支持中小微企投入減碳工作還可推動產業更新,通過提升營商環境中的節能減碳基礎,從而達到向市民及旅客推廣綠色生活及綠色旅遊的目的。

為加快旅遊產業的綠色發展,鞏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永續發展,以推動澳門邁向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城市目標,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 建議政府以綠色消費券模式,支持中小微企業添置或更換具節能減碳效益的設備、引入低碳減碳的科技成果推進企業的綠色管理轉型。透過直接資助全額或部份費用的方式,一方面為促進旅遊環節中零售、飲食、手信業等相關行業的全面低碳發展,另一方面亦為加強澳門低碳旅遊業的形象。

2. 建議加快交通運輸業的清潔能源替代,除了繼續推動陸上交通電氣化外,更可開展海上交通氫能化的研究。此外,建議以海、陸、空、步行的交通網路通盤考慮,以降低交通運輸環節的碳排放總量為目標。

3. 建議政府開發追踪“碳足跡”的智能統計系統。通過城市的智慧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技術,讓企業、市民、旅客可簡易追踪其在生產營商過程、日常生活、旅遊觀光過程中,所產生的“碳足跡”情況一目了然。一方面既為提升澳門企業、市民對“低碳減碳”目標的認識,養成時刻注意環保節能的習慣;另一方面,亦為旅客留澳期間體驗“低碳旅遊新模式”提供技術支撐。

發表於 工商發展, 旅遊, 環保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