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仲裁制度 舒解工程糾紛

澳門第19/2019號法律《仲裁法》在2019年10月17日在立法會通過後,但至今仲裁機制還未得到澳門社會廣泛應用,國際上使用仲裁最多的建築工程範疇,在澳門仍是付之闕如。

目前大量建築工程上的爭議都要付諸訴訟。這類個案大部分都涉及工程技術、標準、運作及判斷等專業性强的問題,司法機構和控辯雙方都必須聘請專業人士提供意見,協助法官作出裁決,期間消耗了大量時間、人力和財政資源。當遇到上訴時,來來回回的周旋,對社會資源、各方效益都造成更大的消耗。

縱觀國內外對建築工程合約的爭議,通常採用調解、仲裁或法律訴訟三種手段解決紛爭。過往澳門傳統都是以協商來解決問題。但由於澳門回歸後發展迅速,建築工程投放量以數十倍增幅增長,工程合約金額龐大,建設單位和承建單位多爲跨國企業和上市公司,故此未必一定願以調解方式達成共識;由於澳門的仲裁制度並不成熟,所以當商務手段不能解決糾紛時,雙方都會向司法機構提出訴訟,令工程訴訟案件數量大增,而審理這些案件需時,往往工程完成甚至保固期滿爭議仍未獲得解決。有鑒於此,在建築工程範疇推行仲裁機制是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築工程範疇的爭議一般都涉及大量工程技術和合約的專業知識,如果由法官進行審議,必需先對有關的技術和合約原則作充份瞭解。試問由一個法律專業人士重新了解工程運作,真的是重新學習,消耗光陰。而仲裁正好是由爭議雙方委任仲裁庭成員,或由仲裁機構根據規則指定仲裁庭成員,仲裁庭對爭議個案進行審理並作出判決,仲裁判決原則上爲終局並具法律效力。爭議當事人可向澳門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而法院無需對案件再進行審理,大量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所以國內外目前在建築工程範疇,對於調解不成,都會選擇仲裁,以節省龐大的法律費用,令糾紛可以更有效的解決。

因此建議當局考慮:

1.在公共工程合約中引入仲裁機制,鼓勵以調解或仲裁解決糾紛,節省社會資源,騰出更大的力量建設澳門。

2.出台措施鼓勵企業多使用本澳仲裁機制,令實施已久的法制建設,進一步得到更好發揮作用。

3.加大力度培訓本澳資深的建築界專業人士成爲仲裁員,令參與仲裁專業服務的機會留給有準備的本地人。

發表於 公共行政, 專業, 工商發展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爭取體育盛事常態化 形成產業發展新動力

競技體育的商業化發展,是受到世界各地認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種現代化模式。除了賽事門券、廣告贊助、電視轉播、紀念品銷售等賽事的直接收益外,其帶動周邊產業效益更是相當可觀。例如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在澳門亦有不少餐廳舉辦“睇波”活動,以吸引客人駐足消費。

體育盛事不但是拓展商機的流量密碼,更是主辦當地提升自身體育項目水平、設施優化和打造新形象及關注度的良好機會。例如,美式足球聯盟(NFL)為逐年拓展歐洲的海外球迷,自2007年入駐英國定期舉辦賽事。數年前,更得到英國當地願意建設混合美式足球及英式橄欖球兩用的新球場,讓這個產業在英國逐步得到落地。此舉既豐富了當地的基礎體育設施、亦拓展了民眾對新體育類別的視野,承辦球賽更為當地相關產業及從業員帶來長期穏定的商業來源,提升體育產業對經濟多元化的貢獻度。

乘着政府未來將與博企發展大量體育賽事的東風,相信體育和旅遊業的聯動發展,將為澳門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1. 建議爭取國家及國際級大賽,如美國國際籃球總會(NBA)、國際足球總會(FIFA)等備受澳門人熱愛及世界知名的體育賽事選擇落戶澳門。通過逐步成為每年定期舉辦的活動,形成新的產業模式,為澳門體育產業注入穏定的發展新動力;亦能鞏固居民對足球、籃球等世界體育盛事的氛圍,切實提升居民和遊客對澳門體育產業的關注度、投入度及參與度。
  2. 建議政府關注體育產業上下遊的發展。例如以建設國際體育培訓基地為目標,引入國際相關機構,不單加強對本地從事體育行業人才的培育環境,更要鼓勵教練、裁判及其他輔助技術人員等接受國際級訓練。一方面以提升相關人員專業性,另一方面更可開拓以參與高水平專業培訓的國際旅客。就如冰島多年前大力支持國民參加歐足聯最頂尖的教練培訓計劃,才有後來在2016創造歐洲盃的“冰島奇蹟”。
  3. 建議考慮將運動醫學及復康治療,納入離島醫院未來發展的特色專系,以切實補足體育產業發展中,所需要的軟硬件服務支撐。同時,更可推動運動醫學與中華傳統跌打的融合發展,令中華文化基地倍添風采。

值得指出的是,教練與裁判的培訓和運動員在澳門康復等是上下遊需求,都極具產業化的潛能,更是讓本地人多些職業選擇的空間。最後,期望澳門的體育產業發展穏步邁向新高度,不但成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的有力方向,更成為滿足澳門居民高品質的生活需求、提升民生水平的支撐點。

發表於 其他, 創新創業, 文化, 未分類, 民生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攜手共渡抗疫過渡期 齊心推進經濟的復甦

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疫情發生初期,人類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欠缺認識,重症和死亡比率高企,使得我們對感染新冠形成恐慌。但隨著主要流行的變異株的殺傷力大大减弱、疫苗接種的廣泛普及,以及有賴市民積極配合防控工作的經驗累積下,我們變得更有信心、能力和對策應對疫情。上星期國家出台抗擊新冠疫情的“新十條”防控措施,表示我國抗疫工作進入對病毒全面反攻的新時期,爲我們早日走出疫情的陰霾,帶來新曙光。

特區政府的反應相當迅速,翌日便在國家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及新十條原則的基礎上,結合澳門自身情况對疫情應急預案作出修改,可見政府爲進入疫情防控過渡期早已做好準備。政府、市民與工商界要如何面對未來的日子,和怎樣做好有關準備工作,這些都是值得大家關注的。接下來,相信政府推出訊息的速度和密度,都會比之前更快、更新,例如健康碼的三種顔色賦予新含義,進入公共場所不需要掃描場所碼等。希望市民大衆尤其中小企業主和員工都能密切關注政府公布的訊息和措施,染疫者則根據自身情况按照政府指引的方式處理,加快推動澳門社會習慣疫情的新常態。為此,本人有以下三點建議:

1.建議政府加強宣導在新常態下各項處理辦法的預期目標,讓市民清晰掌握有關措施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一方面讓政府各個部門都能清晰並正確執行有關措施,確保訊息口徑與執行措施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清晰說明感染不同的病毒株的應對辦法,進一步鞏固市民對抗疫工作的信心。

2.建議市民密切關注並全力支持政府與時俱進的防疫新認知、新政策,和所涉及的新措施。如有任何疑問應向有關當局主動求證,以確保及時獲取正確訊息。正如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教授所指,就算有感染都不用過度恐慌。只要掌握正確資訊,按照政府的指示做好風險評估,選擇居家隔離或有需要的進一步治療,全面康復的信心滿滿。

3.建議中小微企業為疫情防控過渡期做好兩手準備。對於無症狀感染或需要隔離治療的員工,企業主要按自己的業務需求、員工負責崗位的重要性和選擇性,儘早作出預案,以保障企業運作的穏定性。對於服務受感染的客人後的處理辦法,亦可早日向有關部門諮詢,做足準備。

在有疫苗、有藥物、有部署的情况下,希望大家始終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携手爭取抗疫的早日勝利,迎接經濟的有序復甦。最後,在抗疫新時期的攻堅階段,在此呼籲各位,“人人有打針,病毒不易侵”,“存藥該適量,囤積亂市場”。爲了戰勝疫情,再現澳門風采,繼續團結奮鬥!

發表於 公共行政, 工商發展, 未分類, 民生, 醫療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http://www.spchui.net/blog/

發表於 未分類 | 發表迴響

支持本地芯片科技發展 促進科創引領產業多元

芯片技術是信息社會的核心基石,無線通訊、人工智能、5G、智慧物聯網、智能汽車等產業的發展對芯片需求巨大。因此,芯片科技水平及全球產業分工位置,某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的前沿科技實力,及其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早前,美國通過了《芯片與科學法》(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目標提高本地芯片製造比例外,更明確限制受聯邦政府補貼的芯片製造企業在中國、俄羅斯的投資。歐盟方面亦正在討論《歐洲芯片法》(European Chips Act)草案,計劃帶動成員國投資超過430億歐元強化歐洲芯片技術及生產的領先地位,藉以應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不穏定所帶來的風險。可見芯片技術已成為各國掌控未來科技話語權的兵家必争之地,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關鍵手段之一。

值得我們欣喜的是,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展至今已具備世界領先的學術創新水平,其團隊在集成電路領域國際頂級會議ISSCC上發表學術論文至今已有45篇,與世界知名院校、英特爾、三星、聯發科等頂尖設計公司相若,特別是在模擬與混合信號芯片方面,影響力與研發實力可見一斑。為澳門推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業的發展,奠定有力的基礎。為此,本人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建議政府進一步研究推動本地芯片技術發展,作為促進四大產業之一的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格局成形的引子。尤其可訂定針對性政策以加大力度支持澳門大學上述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鼓勵更多科研成果轉化。此舉既為加快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更為加強我國芯片科技發展貢獻澳門力量。

二、建議政府加大培育全鏈條的科技人才。一方面支持大學開設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相關的課程,繼續擴大本土的前沿科研人才庫;另一方面鼓勵實驗室可與企業合作,培育產業市場所需的實務技術人員,同步填補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崗位空缺。同時,加快建設公立大學的科研人員特別是教授的成果持續參與和回報享受制度,藉加強產學研合作,既可為科技產業發展儲備人才,亦為有意轉換跑道的市民提供就業新契機。

三、建議加強對不在西方制裁範圍內的芯片研發和製造工藝的支持。尤其將澳門現代金融的融資功能結合到研發製造的全過程,並且以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方式,營造利益共享機遇,促進社會資本的有效運作,讓市民藉投資高新科技產業多元發展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發表於 創新創業, 專業, 工商發展, 科學技術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