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地下空間規劃,完善城市功能佈局

為了配合新城A區建設,特區政府早前公佈將加快推進地下共同管廊的規劃和開展,以專營服務合同的方式,批給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日後該區的管線管理工作。共同管道是用作容納公共服務管線的建構物,將電力、電信、供排水等公共維生管線的佈設規劃集中管理,將會有效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效能,並且預期可減少各種管線因安裝和維護而進行的地面開挖工程,對路面交通和市民出行產生的不便程度降低。其實發掘地下空間潛力,是拓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功能佈局、改善道路交通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善用地下共同管廊亦是社會大眾樂見的善治德政。

現今城市以高強度、高速度發展,為應對規模急速膨脹的需要,開發地下空間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合理利用地下與地上設施的相互協調,創建宜人舒適的城市環境,建立永續生態城市,成為現代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元素。

參考世界各地的做法,地下空間的利用除了今次的地下管廊之外,還有軌道系統、車輛道路、步行系統、停車庫、商業區及市政設施等項目。建議政府在功能佈局、開發強度、開發模式等方面做出指引,從規劃階段起結合地面建設規劃,針對不同的空間區位,提出相應的地下空間發展策略,確保地下和地上的使用功能可以有機結合,發揮最佳的作用。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展開有系統的地下空間分層利用規劃。地下空間應成為總體城規的一部分。並以新城規劃為先行重點,隨著都市更新將舊區也逐步納入,以利城市的持續發展。

二、 善用新科技加強地下空間管理。建議引入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結合GIS地理資訊系統構建資料庫(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使地下空間追蹤管理機制可以智能化,以便當局能迅速掌握管廊權屬、建設、檢驗、維修、保養等工作。同時,確立統一管理體制機制、清晰權責分工、財產屬權等,讓政府對地下空間狀況的掌握可媲美地面狀況的精細度。

三、 完善地下空間利用的法律法規。用好地下空間,法律法規必須先行到位。為明確土地的擁有權和地下空間的使用權,應確保法律的制訂與修訂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使隨著空間開發層次漸增豐富,而可能出現的空間權益具有法律依據。

四、 建議在研究都市更新相關策略及法規時,在舊區重建的過程中盤活開發地下空間的可能性和引導性。藉土地再利用的機會,可以更有效地、立體地用好每吋土地資源,提升舊區環境功能和價值,進一步彰顯都市更新的成效。

發表於 城規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加強全民防風意識

經歷過去兩年應對超強颱風的經驗後,政府積極推動民防工作,有關成效相信廣大市民有目共睹亦為之鼓舞。為繼續擴大和完善民防訊息發送工作,民防行動中心在上月中發佈了今年應對颱風的民防與應急的多項工作計劃,如:將低窪地區廣播系統由原來90個點增加至140個點;高點警報系統將由三個點增加至四個點,另外目前各口岸及公共道路上的顯示屏亦已達259個。同時,亦推出了「澳門民防資訊」手機應用程式及「澳門民防消息」微信公眾號,希望讓市民及旅客能多渠道、迅速地接收到正確的民防資訊。

本澳樓齡高的大廈有不少長期缺乏維修,有機會出現超負荷跳掣、電線老化出現短路故障,甚至曾有大廈因漏水引致電箱突發性停電等問題,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隱患。據悉,澳門電力公司過去數年曾發出超過二百個通告,提醒有需要的大廈該正視維修問題以減低故障及意外風險。要更好的迎接風季的來臨,除了政府民防工作要持續完善外,亦要有賴全澳市民加強防風意識,及做好日常的常規檢查。

上星期,迎來澳門今年首個八號風球「韋帕」,尚幸未有造成嚴重意外發生,同時亦是一次測試改進這套民防資訊宣傳系統的實際使用機會。但在颱風期間,該公眾微信號曾一度因可推送消息量,已達營運商的每日上限而未能持續發送民防消息。因此,本人有以下建議:

一、手機應用程式已是生活常態,希望政府把握這次的經驗儘快修正訊息推送的有關問題,並加強宣傳讓更多市民知悉並利用官方消息渠道,以掌握正確的民防狀態。

二、提高業主的安全意識。政府應加強宣導讓私人樓宇業主在風季前多關注自身物業,包括舊窗戶、電力系統、外牆環境、冷氣機架的檢查。更應鼓勵盡快聘請合資格人士評估及作即時修葺有需要的構件和設施。從法律法規層面,逐步將定期檢驗樓宇安全的要求規範化,並確保執行的措施能落地。

三、鞏固招牌避免危險。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強巡查廣告招牌的情況,防範違規安裝的廣告招牌,以降低因招牌脫落導致傷及途人或財物損毀的機率。

四、加強文物建築維護。同時,加強監督文物建築業權人和管理者對舊建築、文物等的定期進行維護工作。並可進一步設立緊急情況通報機制,加快如在惡劣天氣下文物遭受損毀的應對方案。

發表於 公共行政, 民生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著力科技成果轉化促就業、創業和產業的多元化

在上星期,有兩項科技界盛事在澳門圓滿落幕。其一,是“中國科技峰會”首次在澳門舉行,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中澳門的機遇和挑戰”為主題,圍繞中藥質量研究、微電子集成電路、智慧城市物聯網、月球與行星科學,以及青年創新基地建設為討論目標,滙集各界精英為澳門科技創新的發展和推進產業多元化出謀獻策。其二,是繼2006年後,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再次選址澳門舉行,雲集來自祖國31個省、區、市,單位和港澳台地區的35個代表隊以及來自52個國家,合共900多名優秀青少年與科技輔導員,超過500多項科技創新作品爭賢鬥智。澳門學界代表隊共十項學生科創作品及五項教師科技項目成功入選,最終獲得五個一等獎、四個二等獎,以及廿五個專項獎。其中劉昭朗同學的“二合一全自動智慧水底機器人”與其他三隊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及瑞典代表共同獲得本屆比賽最高榮譽的“中國科協主席獎”,成績為歷屆最佳。可見澳門的科研基礎穏步建立、科普氛圍熱絡蓬勃,澳生在科技創新能力備受國家認可,STEM老師居功至偉。未來的關鍵是如何透過產學研結合,落實轉化科技成果,促進實現澳門就業、創業和產業多元化目標。

在特區政府近年推出不少鼓勵創業的政策和措施下,本澳的創業熱潮已趨向平穏。根據2018年的「澳門創業指數研究」報告指出,第三產業仍是創業者的主要選擇,當中86.1%新創企業者選擇進入「個人服務產業」。相較美國矽谷、北京中關村、深圳等著名創業基地,本澳相對較少在高科技、金融、互聯網、醫藥、生物科技等範疇的新創企業。這不僅反映出澳門市場的先天局限,亦表示本澳在這些類別的產業仍有更廣濶、更多元的發展空間。未來政府應引導和鼓勵更多有志創業者投入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行業,加強支持知識型、科技型、創新型的產業成長,以促進本澳的產業朝多元化轉型。為此,本人有以下三點建議:

建議一、加大力度鼓勵產學研成果轉化。對內地企業或投資者與本澳科研合作的成果轉化投資項目,予以政策或稅務優惠,以吸引具實力的創新型企業進駐澳門,並將之拓展為總部,加快建立高新多元產業基礎。

建議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保障科創人員及投資者的權益落實到細節上,使他們能更放膽創新研究、更願意注資創業,將澳門建成人才、錢財和知識產權的集散地和體驗基地。

建議三、成立公共基金分享科創產業紅利。建議透過成立多元的公共基金運用好儲備資金及社會資本,形成母雞帶小雞抱團效應。讓政府引導市民認識科創發明的創新及創富能力,通過科創基金,專注投資科技產業,讓全民體現投資渠道多元化,以高科技發展促進產業多元帶來新的紅利,使市民更有獲得感和滿足感。

發表於 創新創業, 教育, 科學技術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規劃師思維的管理哲學 ——訪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崔世平

澳門管理人雜誌 2019年6月第二季季刊第78期 – 管理人訪談錄

縱橫政商界多年,崔世平擁有多重身份,名副其實“百足咁多爪”。除城市規劃、工程顧問本業外,2015年被委任為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開始涉足投資、創業創新,無論對澳門或對他個人,均為新事物,做起來不容易,但因為董事長是譚伯源前任司長,故此,心裏踏實得多。崔世平不怕新挑戰,規劃所需的宏觀視野、縝密思維,加上所累積的工作經驗及個人原則正好能應用到新工作上。“父親教了我一句很有用的話,‘泥水匠造門口,過得了自己,過得了人。’管理私企或者公帑營運的公司都一樣。”推動澳門適度多元發展是他的目標。

崔世平發展自身事業的同時,多年來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目前既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立法會議員,亦是澳門城市規劃學會會長、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理事長,近年更身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提起公共資本的投資公司,必聯想到投資有道的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崔世平卻斬釘截鐵說不,“我們不是淡馬錫,我們是先行先試的公司。”他指出,澳中致遠主要執行特區政府委派的任務,目前主力與中山共同打造“粵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以及“粵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基地”,在大灣區戰略背景下,進一步加強與中山的合作,合力推進粵澳兩地青年創新創業,加快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助力中葡現代商貿服務平台在內地的輻射,“澳中致遠目標清晰,不忘初心,如果我們在中山發展成功,獲得認同,政府將會委派其他任務,公司應該勇於承擔和嘗試。”

城規、工程顧問與投資、青創雖屬不同範疇,但崔世平總結出共通點,“過往的規劃經驗完全用得上,現在做項目講求頂層設計,即要有規劃,要弄清你想怎樣。而且,與中山合作初期有項目涉及城市和區域的規劃,切合我的城規背景及經驗。一直以來參與年青人工作、文化產業工作、科技普及和成果轉化工作,所以工作上也有點底氣。”

崔世平運用過去所積累的豐富工作經驗,在公司策略、管理、團隊組建及公司文化建立等事半功倍。據介紹,特區政府2015年11月底成立澳中致遠,2017年10月受經濟局正式委託營運“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 ,澳中致遠的主營業務是投資及助力青年創新創業,積極架橋搭梯,支持創業項目孵化發展,冀為澳門帶來人才、產業、資本、模式等層面的巨大改變,“澳中致遠涉及財務、創新創業人才兩項投資,兩個責任要適當平衡,與純粹的商業投資是兩回事。我們一定要清晰知道,有些項目是長線投資,不會立即有投資大回報,當然,我們同時亦會關注短期目標。”

他認為,助力青年創新創業為澳中致遠的關鍵環節,創孵中心對澳門很重要,值得加大力度去做好營運,真正幫助企業融入灣區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關鍵在於如何搭橋舖路,不同的方式可並存。”創孵中心採取的策略是澳門、中山兩條腿走路,2017年先引導企業落戶發展較成熟的中山760文創園,設立澳門互動區,讓其熟悉中山的環境。現籌備以先租後買方式,在中山建立首批“粵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支持澳門人在珠三角創業,增加澳門企業的歸屬感。

創孵中心不單為初創企業提供辦公空間及服務,亦搭建平台支持創業人士拓展業務。

本次採訪在創孵中心進行,崔世平一一訴說創孵中心的大小事。原來中心的電話號碼28724365內藏玄機。7即一星期7日,24代表全天候24小時,365即一年,加起來就是全年無休地為企業提供服務,旨在表明中心以全力服務創孵企業為本的精神。另外,創孵中心的標誌有一個人及一座山,寓意愚公移山,“背後的故事是,你只要有決心、願意付出,想好將來的路如何走,又肯多走一步,天公都會造美去支持你,幫你把山移開,儘管有時不能即時有最佳回報。澳中致遠及企業仍舊會全心全意出力去做。”

崔世平強調,現時澳門創業創新的氣氛濃厚,大部分市民都支持及積極參與,冀能做好工作。惟年輕人要知道,政府、創孵中心可從政策、制度等方面扶持他們,成功與否則取決於其個人選擇及努力。創孵中心不單為初創企業提供辦公空間,基本的法律、税務等顧問服務,還邀請在商業營運、品牌策略、創業投資方面有豐富經驗的人士出席中心原創的品牌活動“CEO訓練營”、“CEO飯局”、“Start噏”,透過組織會員到內地交流路演、主辦“創孵ProQ盟”活動讓會員項目、中小微企與包括六大博企在內的大型企業進行商業配對,支持創業人士拓展業務。中心亦着力在市場推廣方面多做工夫,如正建設一套資訊及評價系統,將大中小企和初創企業的服務供需資訊、評價連繫起來,令市場訊息運作更有效率,雙方均更有保證,“在訊息萬變的世界中,訊息最值錢、最關鍵,每一個服務供應者或需求者都想有,但要供求任意一方獨力完成,壓力會很大,所以創孵中心正推動雙方提供更多相關資訊,拉近訊息鴻溝。”

澳中致遠及創孵中心雖為政府全資公司,卻不是政府部門,有公司的靈活性,既要承擔社會責任,也要顧及成本、盈利等問題。崔世平表示,商業公司要看投資回報,不能虧本去做。然而,不論政府用任何方法,目標都想居民能過更美好生活,作為公共資本公司,不會因沒有即時盈利就不去經營,情況就如政府投資教育。我們想用好澳門的資源,為澳門財富尋找新的增長點。大家不斷探討、嘗試一種新的運作模式,使市民有更好的獲得感、幸福感,而並非只用政府自身賺錢來衡量。”創孵中心會通過比賽、交流及不同媒體去推廣創新創業的企業,讓更多人了解及利用好這個全新運作的平台。創孵中心期望培養出澳門第一個初創獨角獸,鼓勵更多具質素的創業項目。

如今網絡、社交媒體當道,人人都可發表意見,做公職的壓力越來越大,隨時吃力不討好。接下澳中致遠這項新任務,必然有一定壓力。崔世平認同工作頗多,但不視之為壓力,反而認為是另一種社會承擔,會以身作則,不斷自我“創新創業”,“有目標就不計較辛苦,助力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就是我的目標。從零到一,既是新的嘗試,也是很難得的挑戰,幸好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信任。”

經過幾年的工作及推廣,創孵中心漸具知名度,更開始成為“景點”,吸引了不少中外有份量的人士及團隊到訪,平日的活動也很豐富,“澳門人比較慢熱,這種新模式的知名度有逐漸增長的趨勢。”創孵中心近年來獲得社會上不少認可,崔世平特別提到去年國家科技部頒授的“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的資格。他認為,澳門人如何看創孵中心固然重要,國內外評價公司是否“夠份量”亦是關鍵。他們已將國家的標準及目標作為澳中致遠的努力目標,幫助企業走出去,“我們不是為拿稱號而拿稱號,最重要通過第三者評價,確認我們的創業孵化工作能否達到國家標準,澳門的產業是否達標。澳中致遠及創孵中心漸漸得到外界認同,至少在方向上得到客觀肯定。這是十分重要,可增加公司的吸引力,令團隊有信心繼續做下去,令更多人也想加入,成為一份子並貢獻力量,大家一起做大做強。然而,國家級眾創空間僅為公司發展的里程碑之一,可增加能量走下一步,但仍要不斷挑戰自身的能力,希望做得更好。”崔世平指出,這是良好的人才發展方向及方法,大家互相推動,用創新眼光去開拓前人未試過的領域。公司既扶持他人創新創業,本身亦是一邊運行、一邊越趨成熟的企業。

現代人大多面對公私兩頭忙的問題,日常時間分配是一大課題,崔世平也不例外。他分享了個人的“分身管理術”:第一,個人比較樂觀,容易釋放更多能量,“做每一件事都用正面、積極的心態去做,工作不會做死人。”第二,要信賴團隊,盡量不做褓姆式運作。他強調,超過一個人的公司便需分工,分工過程一定要對員工有信心。公司上下必須先有清晰的發展理念,部門劃分、業務規劃等也要清楚,能讓每個團隊成員知道自身角色,感受到公司的理念,並不斷檢討。訂好目標及推動方式後,大家便一起努力,各展所能,各自負責,“一個人不可能做完所有工作,我亦不會管得太細,很多時候要懂得放手,讓同事去辦事、去發揮、去承擔。我常跟同事說,你這次給我看文件,可能是最後一次修改,我下次就相信你,可能看也不看便簽名。所以不能預設崔先生會修改20次,一開始就草草了事。希望同事們要用團隊精神和認真的態度,以服務公司而非服務個人的態度處事。”崔世平形容,此乃唯一可以生存的方法,亦是對員工最尊重的做法。

第三,要求員工主動有為,建立志同道合的團隊,“更加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己有事要主動去做工夫,不要坐等主管吩咐,上司像看麻雀般看待團隊成員,沒有意思,也不尊重團隊。像踢足球一樣,你雖然是鋼門,但如果只有你這個鋼門,沒人懂進球,沒人做後衛,也沒人踢中場,你的隊伍也注定輸!”第四,不怕教會徒弟沒師傅,“我只有兩三招,不會保留任何招數,我亦不擔心別人比我厲害,反而希望他們比我聰明,那我就可以舒服一點,共享其成。再說這樣一來,我便可做更多的工作。人生還有好多挑戰,若只專注一件事,就不可能再想其他事情,自己也無法創新。”

“若給你公帑就亂花,自己的錢就不願花;對自己沒要求,對別人就有無限要求,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在崔世平眼中,不論營運私人公司或公共資本投資公司澳中致遠、創孵中心,本質並無分別,都以做人要負責任為大原則,“我爸爸教我一句終身受益的話,泥水匠造門口,過得了自己,過得了人,這是實實在在的做人標準和道理。”其負責任的管理風格亦體現在他的辦公室裝修風格上,“公司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認為值得花的,別人也能受益的才用。就像創孵中心裝修簡約,毋需金碧輝煌,只求讓進駐企業有一個舒適的空間。事實上,創新創業的人就該刻苦奮鬥。”

崔世平不諱言,管理澳中致遠的壓力比自身公司還要大,但仍舊抱着共識對話、互相尊重理解的原則,“政府給了資金我們去營運,其壓力比用自己錢更大。自己蝕了錢,最多向家人解釋,無甚大不了。但對於公帑,不同人有不同想法,我們要謹慎處理,用平常心做判斷,盡自己最大努力,用最好的回報去回饋投資人,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但是我們也只能全力以赴,力所能及的就多走幾步,但亦無法寫包單,誰也不敢保證‘花會百日紅’。”

崔世平回顧過往參與過內地、澳門不少具代表性的歷史盛事,其中,2010年受邀請到上海世博會閉幕論壇上演講,是其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事。當年他主講澳門社區治理,同場還有中國城市規劃泰斗,即他博士論文的主考老師吳良鏞院士,“開始時不知道,到後來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非常高規格的論壇,參與者不是世界銀行人員,就是諾貝爾獎得獎者,平均年齡70歲,而我當時50歲左右。能參加這樣世界級的論壇是很大的榮譽,當然壓力亦很大,但學習到很多。另外,對做學生的我來說,能與恩師同場演講,更是無限光榮,所以非常難忘。”

崔世平明白,沒有人能獲得全世界的掌聲。若相信自己的取捨是合情、合理、正確的便去做,問心無愧。

傳媒界都知道崔世平涉獵廣、理論多,喜歡舉例子,上述的行政、管理都源於老本行,即規劃師思維。他解釋,所謂規劃即系統工程,既照顧大局,也要平衡各方需求,取捨是必須的,“城市規劃令我們清楚認識到,你要不斷取捨。很多人覺得,每事毋須取捨都可有盡得,事實上,任何事情都要取捨。城市規劃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完全美化或者否定一樣東西,因任何事均有好處、壞處。你永遠要做危機分析,最終作出取捨。例如社會發展或者規劃,在有限的土地上要多建住屋,還是多做產業?大家都在取捨,因為全世界的資源都有限。”

誠然,每個人都要學會取捨,然而,一般市民的取捨關乎個人,而公職人士對公共事務的取捨,其意義及影響可以很大,經常面對爭議,崔世平明白,沒有人能獲得全世界的掌聲。若相信自己的取捨是合情、合理、正確的便去做,問心無愧。“你要人人開心,你就會最不開心。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觀及取捨,只要堅守做人要負責任的原則,盡力去做,無論做生意、公職崗位等都一樣,一本有原則的通書也可以讀到老。”

發表於 創新創業, 工商發展, 精選文章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

促進智慧政務發展,建設利商經濟環境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特區政府近年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提出以人為本、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把澳門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旅遊休閒智慧城市的新願景。在推動創新經濟環境目標的相關工作上,政府就優化「飲食及飲料場所牌照」申請作為電子政務先導計劃之一,先後推出“飲食及飲料場所牌照管理系統”、“申請進度查詢”、“查詢持有牌照的飲食/飲料場所資料”、“網上申報價目表”、“網上牌照續期”以及“牌照續期網上繳費及自助領證”等電子服務,令相關發牌優化工作取得成效,為市民及業界提供更簡便及快捷的服務,值得表揚。

為了可適當地平衡公共利益和舒緩申請者開業成本的壓力,今年初市政署新增了“前置式”臨時牌照制度,讓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在申請計劃獲通過後,透過具專業技術資格證明的人士或實體簽署聲明書,場所的工程、消防系統、載人升降機及燃料設備等符合現行法例及執行部門的指引及要求等聲明文件,聲明場所符合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及環境保護等規定。在通過審批計劃及檢查委員會的同意及繳付保證金後,便可獲市政署發出有效期為四個月的臨時牌照,讓申請者可提早投入營運。然而,服務推出的半年間,僅有三宗“前置式”臨時牌照的申請,有關行政當局的好意似乎並未獲市民注意和使用。

本著促進智慧城市發展目標,建設適度多元的創新經濟環境以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希望政府可加強優化有關牌照申請服務的效率,同時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智慧方案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為此,本人有以下建議:

建議一、開闢更多渠道,加大宣傳力度。目前市政署每半年以舉辦“申請飲食/飲料場所牌照手續講解會",建議研究不同的網路宣傳方式,加強申請牌照事務相關人士對發牌制度、申請程序及所須文件和圖則資料的認知,協助其妥善處理辦理牌照所需的工作,以提升公眾對公共服務的認識度。

建議二、適度延長「前置式」臨時牌照有效期間。建議對具備合理原因或受不可抗原因者,允許延長「前置式」臨時牌照的有效期間,以減輕中、小企營運者的經營成本壓力。

建議三、藉一站式電子服務的基礎引導跨部門智慧政務發展。建議當局著實研究尤其物業登記、准照鑑證本、圖則、工程准照等文件數位化的可行性,全面擴展電子服務延伸至申請、繳費、取得證明等程序,以提升權限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效率。並將有關經驗逐步套用至其他類別的牌照申請服務,實踐真正的智慧政務,為本澳商務經濟環境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共智能服務。

發表於 公共行政, 工商發展 | 已標籤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