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科學與社會發展的可能
——參加中國科協成立六十周年座談會隨感
刊登於【澳門日報】2018-06-25 B05版 澳聞
五月三十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當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中國科協成立六十周年、百名科學家、百名基層科技工作者座談會。座談會上先後有王滬寧常委及十一位科學家和基層科技工作者代表發言和分享自身經歷,回顧祖國在科技發展上走過的路和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聽了各分享者的話,回望過去六十年,我們共同見證了二彈一星、雜交水稻、神州繞月、天宮觀星、北斗定位、蛟龍探海、量子通訊、高鐵航母等先進科技的騰飛猛進,啟發了我對澳門的一些思考,我認為科學觀念可為澳門的發展創造非常多的可能。
創新思維倡進步
習近平主席指出要“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更直言“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習主席的一番話對我們正積極地以一中心一平台為目標,引領澳門發展踏上新台階的征程,意義重大且深遠。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離不開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所以,我認為新時代的人才培養方式和制度也需與時俱進,除了以一門學科培養專項人才的普及教育外,也可以交叉學科培養綜合型人才,從而更及時回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國首次以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創辦了一所高起點、小而精的研究型高等學院——西湖大學以培養專才為核心,又是另類的典範。澳門的人才政策可參照以上培養模式。以創新的機制造就有能力、有視野、有理想、有承擔的科技研究人才。但歸根結柢一切的創新都是源於思維上、觀念上的創新。有了思維的創新,官民產學研金都會有更快的進步。
不拘一格降人才
習主席提出“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吸納人才。座談會上的分享者有海歸也有本地培養的優秀人才,為我們帶來了新材料、新能源和生命科學的豐富研究碩果,有力的證明了人才培養不拘一格,“人”才是關鍵的第一資源。
大灣區的城市陸續推出人才政策,我認為澳門在新一輪的創新驅動和發展階段,在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的形勢下,首先要對“人才是第一資源”有共識和尊重。解放思想才可讓我們跟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呼吸、同步伐。六、七十年代,澳門的工業得以蓬勃發展就全賴有機遇、有政策配套。當時來自本地或外地的人才資源為澳門的階段性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澳門回歸後,博彩業也按照這個發展規律,為蓮花寶地創造一片新天地。在粵港澳大灣區新一輪發展過程中,市場機遇多,政策環境好,將吸引海內外各領域的人才聚焦,我深信特區政府可以再次把握這個發展規律,為澳門煥發新氣象、邁上新台階。
科技富民助脫貧
一直以來澳門市民都積極主動參與不少內地的慈善活動,“希望工程”就是其中一個卓有成效的公益項目。同時還有眾多市民和社團通過集腋成裘、志願服務等不同方式向貧困人士伸出援手。座談會分享者之一郭素萍研究員分享了其先夫、“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先生長期奮戰在扶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第一線的事蹟。他致力於山區開發研究和推廣林業技術,不僅讓荒山披綠,更讓廣大農民脫貧奔小康,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這個以科技富民的例子甚具啟發性,讓人鼓舞!今年特區政府和中聯辦以貴州省從江縣作為扶貧對象,澳門科技界仝人可廣開思路讓科技創新助力精準脫貧,為祖國脫貧攻堅戰出謀獻力!
科普產業促多元
科學技術普及一直是澳門眾多科技工作者及專業社團積極推動的事業,也是我堅持騰出相當工餘時間參與的義務工作。在今次座談會中,喜聞嵇曉華先生在二○○八年剛畢業時就創辦國內首個民間科普社團“科學松鼠會”。二○一○年進而創辦果殼網,至今已成為國內首家獲得億級投資的科普公司。他將科學技術知識普及,由城市到農鄉全覆蓋,開拓了另類現代服務業,逐漸將科普工作產業化,為創新創業開闢新境界,形成新氣象。果殼網的啟示值得大家認真探討和思考。我認為科普工作大可在澳門產業多元化的光譜中閃爍異彩,走出有澳門特色的科普產業化大道,令科普工作不再是全然奉獻的業餘工作,而是可以寓工作於興趣的創新產業。
座談會以王滬寧常委作總結發言。他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思想,要有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推動我國由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回想澳門現況,隨着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發揮一中心一平台作用,繼續履行我們的歷史使命是當代人的努力目標。未來,澳門在科學研究、科技應用和科技普及的工作上實在大有作為。讓我們以思想創新推動人才互通、知識聯通、資金融通。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會一同見證澳門發展更平衡、更充分、更多元的新面貌!
崔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