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特種設備安全風險管理

年初發生多宗居民因使用熱水爐洗澡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主因均是不當安裝和使用家居氣體熱水爐所致。雖然政府早在2010年禁止無煙道式熱水爐進口,但業界對更換石油氣爐具、有氣道式氣體熱水爐等仍未有統一的指引或規定,居民都是自行判斷更換期,對如何確保安全使用爐具的認識較淺。因此今天想就特種設備的安全風險管理,促進政府對建立關於重大風險源的風險識別、防範及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劃給予應有的重視。

隠患一:鄰近地區對燃氣設備均實現了安全認證及准入制度,嚴格進行強制報廢制度,有效避免不安全或不適合當地使用的設備進入。以香港為例,住宅式家居氣體用具必須得到機電工程署氣體安全監督批准才可安裝。然而,澳門舊城區樓齡30年以上的唐樓近4000多座,瓶裝石油氣仍是主要燃料,如爐具、喉管保養不足或使用不當,則容易發生家居著火爆炸。過去幾年連續發生多起燃氣設備事故,暴露了澳門並無燃氣設備安全准入制度的問題。

隠患二:政府對於新建樓宇中央燃氣管道系統工程設計規則有較詳細的指引法規。但樓齡超過20年且具備中央供氣的樓宇有近30座,有業界經勘查後發現管道腐蝕老化、氣化爐未按法規要求的安全距離等安全隠憂。

隠患三:本澳酒店多使用大型燃油鍋爐,相關的檢驗規章卻仍沿用1971年頒佈的《鍋爐及壓力容器章程》,當中的監管法規或定期檢測維修的指引已未能配合現時社會發展需要。為減少不必要的人命或公共財產損失,政府應就降低這些特種設備的潛在風險,加強監管力度。本人有以下幾項建議:

建議一:加強頂層建設,法制先行。建立對各種燃氣設備的安全認證及准入制度、加強業界對爐具或中央燃氣管道系統的安裝指引及定期檢測評估及維修工作。為此儘快修定及更新《鍋爐及壓力容器章程》,並從法律法規層面訂立清晰的安全標準,制訂中央供氣管道系統發牌制度,規定定期檢驗週期,藉此提升使用燃料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降低家居安全隠患。

建議二:資助推動行動。拓展樓宇維修資助計劃範圍,適時將樓宇維修資助計劃範圍擴展至含蓋加裝管道燃氣系統及其維擴工程作為資助對象。通過減輕建設和維擴成本,鼓勵居民強化安全意識。

建議三:提升專業人員水平,引入持證上崗的指引。建立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關專業人才培訓以完善安全管理規範。勞工事務局及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過去曾合辦鍋爐司爐工的專業培訓課程,通過考核之學員可獲發國家認證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上崗證),建議逐步擴展培訓項目的類別,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規劃發展,加強灣區內的特種設備檢驗認證方面的資格互認制度,達到互連、互通、互認,有利於人才流動,促進澳門地區人才素質提升。

在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同時實現對重大風險源的即時監控,結合都市更新、新城規劃等項目開展,逐步改善供氣、供電、給排水等基礎設施,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本澳對災害的抗壓應變能力,為建設高效的韌性城市加一把勁。

關於 世平

崔世平博士: 現時主要擔任第十四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政府建築、工程及城巿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本篇發表於 公共行政, 專業, 民生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