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營造“望廈別墅群” 適度平衡保育與發展

“望廈別墅群”的時代特色、完整性、以及蘊含歷史意義是本澳所剩無幾的建築群。

6月13日一則關於政府有意收回美副將大馬路十二幢別墅(下稱:望廈別墅群)的報導,消息一出便迅速引起全城關注,專家建言、市民討論、媒體報導以至政府回應都樣樣俱備,社會各界反應明顯快速和理性,大家在表達意見同時也出謀獻策,理性感性並存,可見社會對保護歷史建築的意識日趨明朗

 

是次新聞,政府回應迅速、態度明確,特首更親自向傳媒表示沒有計劃將之清拆,並責成相關部門研究有價值建築物的保育和活化工作[1],充分體現科學施政的態度。兩日後,更得到社會文化司張裕司長確認展開研究工作和主動介紹初步構想,拋磚引玉,催化民間踴躍提出更多建議。

 

短短一週的時間,社會各界獻言甚多,先有文化諮詢委員與文化產業委員會委員表示[2]認同政府“宜先活化該批建築物,再妥善規劃”;也有建議“打造成精品酒店或民宿以吸引旅客到老區,或成為中區休閒場所,以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善用政府資源”。甚至網友們也在討論區建議保留活化作歐陸式餐廳和咖啡屋,更有提出將其撥給旅遊學院管理,在對外提供優質旅遊服務的同時,讓學生有實習場地。這都與張裕司長表示的“透過保留、修復、活化” [3]方向基本一致。

 

事實上,“望廈別墅群”雖然未必即時列入文化遺產,要得到官方保育處於被動位置,前景如何值得商榷。然而,其時代特色、完整性、以及蘊含歷史意義卻是本澳所剩無幾的建築物。日前就有筆友[4]洞察區內環境,把“望廈別墅群”周邊的中西特色建築加以梳理,發現附近還有多幢同類性質別墅、市政狗房及牛房工場、以及望廈山炮台等歷史景物,顯示該區的歐陸文化;同時,該區還有“觀音古廟”、“福和社”、“先鋒廟”和“觀音堂”等中式寺廟,由此可見,民間建築反映出澳門中西文化和睦相處的歷史事實,值得保存下來讓澳門子孫和各地遊客承傳共享。

 

我認為,澳門近年以世界文化遺產打出新城市形象品牌,現在更以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作為發展定位,我們對現在城市的大眾文化必須加以發掘和保護。現在討論中的“望廈別墅群”是難得幸存下來特色舊建築群,見證中葡人民共同生活的歷史,實屬“買少見少”,應盡量珍惜保留。約十年前,我大膽建議將望德堂打造成為文創產業區,現今喜見望德堂以“文化事業為主,文化產業為副”的文創區逐漸得到各界認同,讓文創人士有了培養靈感的場所。今天在此我再次大膽建議,將“望廈別墅群”定位為“文化產業為主,文化事業為副”的文創產業和舊區重整實踐區以十二間別墅作為該區重整的切入點,為整個地段注入新動力,並向居民與旅客重現當年的純樸與繁盛兼得的社區生活面貌。

 

無論最終如何定性,“望廈別墅群”的熱議,讓我感覺到澳門人眾志成城共建社區的熱誠、政府集思廣益科學施政的開放態度,讓市民從小區規劃中便能多參與討論,讓政府政策都能在智慧良言中孕育,讓“望廈別墅群”在舊區重整的工作起立竿見影之效,讓澳門在平衡保育與發展的思路上揭開新一頁。

 



[1]“行政長官:堅決依法處理偉龍馬路五幅土地”,2012年6月18日,澳門政府新聞局。

[2] “收回十二別墅 坊間熱論用途 文化局:續聽意見適切安排”, 2012年6月18日,澳門日報,澳聞,B06版。

[3] “張裕:打造望廈文化村”, 2012年6月20日,澳門日報,澳聞,A07版。

[4] “美副將華洋景物日益珍貴”,2012年6月15日,華僑報,澳聞,24版。

關於 世平

崔世平博士: 現時主要擔任第十四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政府建築、工程及城巿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本篇發表於 城規, 文化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