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推出人口政策 保障澳門穩健發展

時移勢易,今天澳門在配合經濟發展下已變成“地小人不夠”。(網上圖片)

日前,運輸工務司與負責新城區總體規劃研究的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為新城區總體規劃草案舉行了專家論證會,務求體現「政府組織,公眾參與,專家領銜」的科學規劃原則。論證會上專家提出超過八十項意見,從善用土地和地下空間資源、關注多元產業的發展硬件空間,以至預留用作各類民生設施用途、做好前期環保工作及生態管理等,可見未來發展在土地及設施等“硬件規劃”上已漸見清晰思路

所謂“軟硬兼施”,社會長遠發展當然要各方同步配合,現今澳門在硬件規劃的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廣泛得到各界重視,但“軟件規劃”的進度,似乎更需作出適時有力的研究,當中人口政策更是“軟件規劃”中的首要工作。

產業多元起飛 人才需求大增

澳門在賭權開放後旅遊娛樂事業發展蓬勃,單是博彩業的人力需求便數以萬計,連帶產業鏈的酒店、旅遊、餐飲、零售等行業,無論低技術勞動力或是高技術專業人才都嚴重不足,我們由澳門的失業率便可找到端倪。翻看不同地區統計資料,各地在全民就業的定義上存有差異。與澳門相鄰,同是經濟特區的香港,全民就業是指失業率長期維持在4%或以下,新加坡全民就業是當地失業率在3%或以下。而美國聯儲局的全民就業定義是失業率持續停留在5%至5.3%。

根據最近公佈的統計局數字,澳門失業率為2.6%,雖然我們未有正式對全民就業作出定義,盡管我們使用上述“最高標準”的新加坡作對比,今天的澳門仍明顯處於超低失業率、企業求才若渴、勞動人口長期不足的全民就業期,人資上的緊張情況不言而喻。

在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發展戰略下,澳門進一步定位為國際休閑旅遊中心,加上《粵澳作框架協議》簽署落實,讓澳門正式開展產業多元化的局面,未來所需的人力資源除了基礎勞動力外,還包括大型度假設施管理、中醫藥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會議務服業等相關新興產業的專業型人才,而經濟騰飛亦需要社會各方面提供適切配合,致使教育、醫療、建築、法律、會計、餐飲、翻譯、物流等傳統專業也大幅提升才可配合,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未來各行業是否有足夠的專業和非專業人士投入市場,滿足社會發展所需,值得我們深思。

人口結構變化 人資供應趨缺

一般來說,人口增長分別來自自然增長和遷移增長兩種途徑。澳門的人口增長中,屬於自然增長的部分已經基本穩定且為數不多,近年來以及未來的一段時間估計每年基本保持在3000人左右。然而,遷移增長在澳門的人口增長中佔有絕對重要的地位,但卻很不穩定。

澳門自回歸以來,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一,其中有96%的人是在2004年至2008年間增加的,增長人數最多的是2006年,一年淨增了近3萬人。2009年,由於受金融海嘯的影響,人口甚至出現了減少的情況,這是自1977年到現在的三十多年來,澳門首次出現人口下降,原因就是當時政府果斷地終止了大量外勞居澳工作的批准確保本地工人的就業。由此數據可見,本澳要以輸入勞動力以補充本地人力供應不足,顯然採取了有效解決發展需求的短期措施。

長遠而言,單靠輸入勞動力亦不是治標治本之法,如何處理生育率低和勞動力需求大的問題,向來是觸動社會神經的課題。事實上,澳門的生育率和出生率非常低,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最新公佈資料顯示,澳門的總和生育率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為0.92,而實際上要確保一個地區能代代相傳人數不變,其總和生育率應達至2.2。目前澳門是世界223個地方中排名第一低,也是所有調查地區中唯一總和生育率不到1的地區 (香港僅次澳門,其TFR是1.07) 。以現時的人口自然增長來配合未來發展各種需求,難免出現左支右絀的局面。

除此之外,如何面對追求高社會福利和人口老齡化程度漸高的問題,同樣是市民特別關切、卻又對社會發展影響深遠的課題。事實上,澳門市民的人均壽命與生活水平大大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社會福利的需求也年年提高,人口老齡化現象攀升,從網上最新資料得知,澳門平均預期壽命世界排名第二(84.41),而且明顯高於被喻為“長壽之國”的日本 (82.25,排第五)和鄰埠香港 (82.04,排第八)。低出生率加上人口老齡化急升推使澳門在人力資源上已逐漸浮現“入不敷支”的情況,意味著未來勞動人口下降,繼而衍生產業發展遲緩,可課稅人口減少,但醫療、老人服務等各種社會福利及保障需求反而激增。所以,政府必須推出審慎理財、儲備人才的長遠人口政策,避免澳門未來步向現時希臘等高福利國的後塵,換來“前人花錢後人買單”的結果。

軟硬規劃同步 深化施政策略

人口政策與城市規劃關係達至相互平衡,是地方穩定發展的必要工作,所以把握新城填海用地仍在規劃階段之機遇,乘統計局將會在下月舉行澳門回歸後的第二次人口普查將收集到的最新數據,盡快進行新一輪的人口研究和未來人口政策制訂,將有助優化澳門人口結構、培訓適當人才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並於制訂教育、房屋、交通、醫療、社會服務和經濟發展的規劃上,推出更準確的相應措施。

綜上所述,今天澳門特區政府名符其實的面對“機遇”與“挑戰”,既有產業轉型、國策扶持、庫房充裕之機;亦有人少而密度高、人口老化率上升、多元人才待育、勞動人口不足之憂。

“澳門地小人多”,是我們從小便被灌輸的基礎知識。時移勢易,今天澳門在配合經濟發展下已變成“地小人不夠”。其實,無論土地孰大孰小,人口孰多孰寡,本來就是個相對性的問題,關鍵在於平衡資源供求,滿足各方需要。因此,政府需要不斷審視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土地和人口的供求關係,在現有的條件下「開源節流」,做好全面而長遠的人口政策,才有利澳門能夠得 以長治久安。

關於 世平

崔世平博士: 現時主要擔任第十四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政府建築、工程及城巿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本篇發表於 城規, 精選文章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