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應推行電子化便民服務

  澳門於1989年建立社會供款制度,並於1990年成立社會保障基金執行該制度,為僱員提供保障。社保基金初設立之時,電腦及網絡尚未普及,因此均以填寫紙質表格的方式操作,並沿用至今。

  然而,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本澳的供款累積登記逐年遞增,根據社保基金資料顯示,2008年供款人數達17,175人,受益人數更達223,539人。面對此社會現實情況,導致不少平日忙於工作與家務的市民,每逢供款期常要大排長龍、費時費力去辦理相關手續,而政府部門上下班時間的制肘,也對市民造成不便,不勝其煩。另一方面,在填寫表格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必要的損耗,不但浪費資源,也不利於建立全民環保觀念。

  考慮到現代社會科技高速發展,電腦與網路也不斷普及與完善,今時今日,大部份政府、公司、機構運作均已引入電子化模式,電腦也成為大部分市民經常使用的工具,今年一月,本澳就錄得互聯網用戶達144,812戶的歷史新高。

  毫無疑問,將政府部門行政手續電子化,如今已是大勢所趨,不但可以提高行政效率、節約政府部門人手與運作成本、推動環境保護理念在社區的落實,也可以大大方便市民,尤其是中小商人因供款及更新資料而要面對的工序。而本澳亦早有政府部門推行電子化改革的先例,例如財政局的「電子申報系統」就是為公司提供電子帳戶,透過帳戶進行人員入職、離職登記等手續。而涉及相當廣泛數量市民的社保基金也應該有條件、有必要引入電子化運作模式。

綜上所述,本人向有關當局提出質詢:

  一、社保基金會否研究並推行將可透過互聯網操作的行政手續電子化,為澳門居民提供便利?

  二、若未來會構思引進電子化服務,何時會就推行電子化服務的計劃研究制訂具體時間表?

  三、若不打算引進電子化服務,其原因為何?具體困難又在甚麼方面?

關於 世平

崔世平博士: 現時主要擔任第十四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政府建築、工程及城巿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本篇發表於 民生, 精選文章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