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立法會 議程前發言
崔世平 議員
2010年4月14 日
上月底,澳門“非凡航空”事件對澳門旅遊業發展乃至城市形象都帶來一定衝擊,基於公衆利益及為維護澳門旅遊城市形象,特區政府當時積極採取了必要應對措施,由澳門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及消費者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啟動了危機處理機制,做出應急安排,亦透過新聞發佈等手段,將相關資訊及時向公眾公開,雖然在過程中仍有可待進一步完善之處,但在處理過程中能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協助滯留在外的澳門居民以及留澳的外地旅客,不但最終能化解部分旅客的怨氣,也對挽救澳門城市形象也起到了一定的補救作用,值得一讚。
然而,“非凡事件”也給澳門特區政府帶來了對於本地航空業發展的兩點問題,值得有關方面深思:
首先,由於非凡航空不履行商業責任及多次損害公眾利益,特區政府需在事後要求澳門航空有限公司,由其終止非凡航空的分專營合約。由此顯現出政府相關部門對澳航的監管與其分專營權經營者的監管有別。政府應及時檢討其權限是否受到一定制肘,引致不利於主動、及早、有系統地監督專營權分判商的企業運作和財產健康。其實,非凡航空於2006年5月與澳門航空簽署合約,以“分專營權”方式獲得部分航線,在至今的4年多時間內,政府相關部門若對分判企業的運作經營情況有一定了解,應該可以避免所謂的 “突發”的“非凡事件”而導致對居民、遊客,乃至澳門城市形象的衝擊。由此可見,政府相關部門對航空“分專營權” 的管理仍有需要作進一步強化。
其次,多年來,作為主要擁有者的澳門航空一直未能充分利用澳門的對外航權,現時,本澳與4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航協,以及擁有57個內地航點的經營權[1],但真正開通的,目前只有14條國際航線及大約12條內地航線[2],實在少之又少,要知道,澳門對外航權既是寶貴的公共資源,也是澳門居民及遊客應享受的出行權利,因此,如何盤活及有效利用澳門航權資源,實在值得政府有關部門認真思考,比如:准許航空公司開設高利潤航線的同時,亦規定需承擔其它的航線服務,避免只考慮商業利益,而忽視澳門居民出行便利的功利思維,最後導致澳門航權資源的閒置、浪費,更不利於澳門作為國際旅遊城市的定位與發展。
第三,據早前政府有關方面透露,為提升機場內地勤服務質素及競爭能力,各類地勤服務的專營合約結束後不會再續約,預計2010至2013年開放市場,以吸引外地航空公司落戶及增加往來澳門的航線,本人認為此工作方向值得肯定,也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開放更多的專營權,透過良性競爭不斷提升本地機場相關領域的發展。
最後,今次的“非凡事件”,再次突顯檢討“澳門航空政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展望未來,在內,澳門將繼續面對產業多元化、國際旅遊城市建設的多重挑戰;在外,澳門也將迎來面對珠三角區域融合、乃至澳台關係邁上新台階的發展新契機,配合澳門實現打造自身成為“世界休閒旅遊中心”的長遠發展目標,對外交通網絡(尤其是航空業)勢必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面對未來,如何加強與珠三角區域內機場的合作,如何客運、貨運等方面與周邊地區在資源上互補整合;以及兩岸落實“三通”後面對內地旅客出行頻率、範圍不斷增長的客觀現實,澳門航空業如何面對新的形勢、採取新的對策,善用已簽訂的航權,在航線拓展、航空公司運營、機場角色定位、機場內的各項專營業務的效益評估等多個方面,特區政府應該以科學、專業、務實的態度,從長遠及前瞻的角度,儘快開展相應研究工作,制定推動本澳航空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與規劃,讓澳門航空事業成為澳門騰飛的有力翅膀。
[1] 澳門特別行政區 民航局網頁
[2] 2010年2月15日《濠江日報》“民航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