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澳企需同舟共濟,澳人選工偏好得尊重

日前,有學者表示,失業潮漲、外僱潮退,看似是必然,但騰出的職位與失業者訴求的崗位,並非此消彼長。突顯出求職者的訴求和外僱退場的崗位出現不對稱的現象,這個觀點值得大家深思。

隨著本澳經濟發展,就業市場發生變化,過去市場需求的技能與人才特徵均發生轉變,以致市場上出現“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就業市場和失業問題在社會上一直討論不斷。無奈一些“手停口停”的澳門中小微企,所需要的大多數是藍領及體力需求崗位,如餐飲業和建築裝修業等工種,與本地求職者習慣且較偏好的白領崗位有所差距,騰出的崗位未必是本地人“想做”的空缺。此外,“隔行如隔山”,部分崗位要求具備相關職業證照及工作經驗,失業者礙於自身的學歷背景和技能所限,難以即時投身其他行業,結果剩下空缺無人“能做”。因此將現況展開詳細地說,現時是“有人因為不能或不想入空缺的崗位而無工做;有工因不是待業人士能夠或想要入行的空缺而無人做”,使得工作崗位失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據統計,2022年第一季度,澳門失業人數為1.3萬,就業不足約1.2萬人,與16.7萬的外地僱員相比,相差14.2萬人。事實上,並非“一刀切”的要求2.5萬外僱人員退場,就能以簡單數學解決本地就業的問題。要明白,整體上大多行業的中小微企業,聘請澳門人比聘請外勞還要多,強行要求外僱退場而又未能在本地市場找到合適人力時,可能會導致企業生產力下降,最壞情況或會結業。最終導致“外僱損五千,本地人崗位損萬個”的扭曲現象。

因此,掌握好本地人的就業偏好及職位訴求,精準為人資配對好“想做、能做”的崗位才是核心關鍵。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1. 尊重澳門人選擇“想做”的工種。有關部門和學者需加強收集、疏理和提煉好本地求職人士的情況,根據其工作經驗、資歷、以及尊重其個人偏好和需求,發掘合適的對口崗位,力求精準配對。尤其要了解澳門人的求職偏好、職業技能、以及轉崗轉職的意欲等,為有需求的僱主提供更精準有效的人事轉介服務。

2. 鼓勵澳門人拓展“能做”的技能。對莊荷、監場主任和職業司機等,這些只允許本地人上崗的從業員,加大對他們的轉崗培訓強度。通過傾斜政策,鼓勵他們拓展更多的就業技能,避免因社會情況轉變而過時的“善意政策”變成他們轉換跑道的“制肘政策”,助力他們開展職涯新階段。

3. 精準讓外僱補充澳門人“不想做、不能做”的空缺。對於本地人士“不想做”:即轉崗意欲較低的崗位、“不能做”:即需要時間培育本地人才的崗位,呼籲政府仔細檢視相關的人資政策並適量補充有需要的外僱,促進本地人資及外僱市場之間達至健康發展。讓“保澳門企業,促澳人就業”的宗旨得以承傳,更要避免企業服務質素因人手不足,待慢本地客戶和外來遊客,最終落得人財兩空。

關於 世平

崔世平博士: 現時主要擔任第十四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政府建築、工程及城巿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本篇發表於 工商發展, 民生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