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續影響本澳經濟整整兩年有餘,政府在培訓發展方面亦積極行動。最近,澳門勞工事務局與不同商會和社團合辦多項建築機械培訓和促進建築工友就業的項目。包括16場課程,共培訓逾200名學員,且成功協助404名建築業工友就業。與此同時,勞工事務局早前還推出新一輪帶津培訓,包括“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及“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前者是企業主導承擔僱員的就業,並讓員工在上班的時候上學,後者是個人主導承擔改良自己就業的選擇。藉著該兩項計劃發放的津貼,一方面可提升個人能力,另一方面亦可促進本澳失業人士儘快回歸職場,並舒緩受疫情影響人士的經濟壓力及降低本澳失業率,一舉多得。
在疫境下,不少中小微企面對疫情衝擊和經濟結構轉型的雙重困境,需要有所突破。開辦朝陽產業相應的培訓課程,既可以提升職場人士的綜合素質,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鼓勵員工主動接受朝陽產業培訓,提升個人能力同時亦可建立其自強感和自信心。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1.用好 “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開拓企業自身長遠的發展,增強團隊競爭力和市場應變能力。在此建議僱主與僱員共同探索企業的前途,且讓僱主與僱員能夠各自強化對應崗位的能力。同時,積極向勞工局提供所需的課程培訓,及企業關於行業相關的課程,讓帶津培訓能更快回應社會有關的需要。
2.鼓勵相關人員參加“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讓就業或失業人士進行自我考量,為自己長遠的職涯規劃做好準備,提升競爭力和議價能力。
3.加大宣導和教育力度。強烈呼籲家長鼓勵子女認識“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以及“職業不分貴賤”。進一步健全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配合國家發展重大戰略,打破藍領、白領隔閡,讓行行出狀元。
4.建議政府針對目前在社會上對四大產業的人才的需求情況,推動職業技能培訓向高品質發展,建設規模適度、品質過硬、結構合理的技能技師隊伍。
通過以上的建議,希望能讓無論企業還是員工,都要對澳門經濟前景保持樂觀心態,為經濟復甦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