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在河南省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天氣,僅三天的降雨量就等同當地以往一年的總雨量,多地嚴重洪澇災害的情況矚目驚心。隨着全球氣候暖化,特大暴雨的發生變得頻繁。澳門在6月1日暴雨的總雨量亦創下澳門的新紀錄,相信大家都深刻感受到異常天氣的逐漸常態化。政府近年積極開展防洪、排澇、擋潮等治水研究和工程建設工作,從「山竹」的成功經驗知道,我們雖然無法避免異常天氣的挑戰,但仍可以通過人為措施,一步步將影響降低到可接受的範圍。當中工程手段必不可少,城市規劃的手段亦是同樣重要。
有個案例想同大家分享。2012年,超強颶風「桑迪」吹襲紐約導致40多人死亡、逾9,000座建築物被浸、200萬人無家可歸。災後,當地政府立刻調整洪澇危險區,包含環繞曼哈頓16公里的海岸線,以及近3000萬平方米的建築,繼而結合堤壩、社區設施與城市景觀的概念開展整體規劃設計,最終形成「BIG U」方案。在防止風暴潮再次淹沒城巿之外,同時為城巿創造新的公共空間,顧及當地的文化、社會和經濟需求。
U型的防護性景觀帶主要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通過加建橋樑護堤、升高原有公園微地形的濱海公園;第二部份是將圍繞人口稠密的舊城區的天橋下,設置公共活動空間並安裝可隨時「落閘」的大型擋水板,以應付防洪需要;第三部份則是設置了延伸入海的博物館、水族館及其他娛樂設施等的親水觀光休憩區,優化城市邊緣地帶的社會集聚、社區規劃功能。
借鑒BIG U方案中的一些新思維,我提出以下建議給各界思考:
一是推動空間的多元複合利用。澳門與紐約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一處空間僅承擔一個功能的話,未免有點奢侈。BIG U的濱海空間既是工程堤圍,也是社區公園、雨天操場,提供景觀、防洪、排澇、降溫、休憩等多元服務,這樣土地價值才得以更好體現集約用地。通過合適的引導,形成日常使用和緊急需求雙結合、多元功能的複合互動,其實是有利於創新的發展。
二是提倡“平災結合”。日前一個規劃工作坊中有社會人士提出,與其追求不被浸,更實際的是追求不怕浸,通過空間設計,日常的社區活動場所,亦可以成為異常天氣下的緩衝區。戶外土地如此,室內空間當然也應納入規劃的選項之中。
在面臨愈益嚴重的氣候災害下,我們更要秉持變革創新的思維,協同多元利用及平災結合的緊湊城市規劃手段,官民一心共同奮進,定能提升澳門的抗災性、城市韌性及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