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居民多元就業 提升本地綜合實力

過去十年,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為本澳創造了不少就業崗位,舒緩了澳門的失業問題,但隨著疫情爆發使全球經濟放緩,本地勞動力需求亦大大減少。根據統計局數據,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16-24歲居民的失業率達到18.2%,接近五分之一的本地青年人失業,是所有年齡段情況最差的類別,亦是自2013年有此類數據記錄以來最高水平。

根據內地《2020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的發現,這一世代的青年人更習慣“穩定”的生活,並著重於建立興趣和享受生活,追求精神層次的滿足。值得指出的是,即使無法投身對口的產業工作,國內大部份的畢業生們仍傾向“先就業後擇業”,希望先累積不同的工作經驗,為日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奠定基礎。如今,在就業環境疲乏、新興產業未成熟的環境下,澳門應屆畢業生都可以參考這個報告的發現,以彎道超車的精神、勇於挑戰自己的心態,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為此,本人有以下三點建議:

一、建議求職者在經濟復甦時,贏在“擇業”的起跑線上。就業是擇業的基礎,擇業是就業的優化。在部份畢業生仍舉棋未定時,誰積極吸取社會和行業經驗,誰就加快提升個人競爭力。在這特殊的經濟下行時期,可多接觸不同領域的工作,積極裝備自己、累積自身的社會經驗和支持網絡,為迎接經濟復甦時,能具備相當的自信及實力贏在擇業的起跑線上。並以積極正面的心態,在經驗累積的過程中發掘自身真正的志向所在、能力所長,為日後的職涯發展確立目標。

二、建議官民合力提高職業技能專業的認受性,吸引本地人資分流至不同產業。過去,本地居民因薪金及福利等原因,傾向就職博彩業及公務員等僱主大戶,而大部份需具備專業技能的藍領工種,雖然比一般的白領工種工資要高,但因缺乏人員入行,則工商業界無奈地仍依賴外地僱員的輸入補充。建議政府藉現今景況,明確及表彰職業技能的專業性和就業的保障性,引導本地居民發現職業技能的重要性,繼而吸引更多居民入行,以拓展本地人才的多元化。

三、建議加強融合本地人才參與大灣區項目的機會。隨著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進程,政府積極鼓勵企業和人才“走出去與引進來並重”。對於一些由特區政府牽頭建設或參與投資的大灣區項目,建議政府以創新政策保障一定比例的澳門企業和人才都能夠參與其中。

關於 世平

崔世平博士: 現時主要擔任第十四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政府建築、工程及城巿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本篇發表於 工商發展, 民生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