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刺激企業經濟活力 促進市場金流週轉

疫情發展至今,政府先後兩輪疫情經濟援助措施,為居民、企業提供多形式的退稅免稅、費用豁免、水電補貼、僱員補貼等,減輕了居民生活壓力及企業營運成本。為擴大內需、提振經濟、穏定就業,特區政府推出的兩期“消費補貼計劃”亦將於本月底結束。據政府早前總結成果,第一期消費卡總交易額約為18.7億元,拉動了近29億的經濟效益。消費卡有如雨後春筍,緩解了中小企經營困難、穏住僱員生計。資料所指,截至11月24日,兩輪消費卡合共將47.5億元注入市場,其中有超過六成消費補貼流入中小企,惠及多個行業。

電子消費券以設有每日使用限額及限制在澳使用的模式,鼓勵本地消費帶動生產活動,可說是十分創新及直接推動經濟的措施,深得社會各界的好評。然而,在第二輪消費卡開始之後,不少商戶都表示受惠程度較第一期有所遜色,甚至來自消費卡的營業額由第一期的八成跌至第二期的四成。第二期消費卡金額較多、使用期較長,其爆炸力有所緩和。隨着疫情常態化後,居民消費亦變得更為審慎,並沒有如第一輪消費卡時急於消費的慾望。加上在8月12日起,放寛澳門居民赴內地全境無需醫學隔離之後,居民更偏向北上消費。在旅客數量未能恢復,但本地居民選擇變多的情況下,不少商戶望梅輕嘆,覺得市面上的人流變得更少。

以消費卡方式刺激居民消費、推動內循環經濟的方式固然直接,但隨着刺激消費者的效果逐漸弱化,值得參考其他地方的做法,補充藉資助企業的方向刺激經濟,例如鼓勵企業對人員和軟件的投資、定向扶持受疫情打擊產業較嚴峻的中小微企等。因此,建議政府如在研究新一輪的刺激經濟政策時,可考慮加強對企業注入活力,通過鼓勵中小微企購買本地科技成果、科技服務以促進自身的業務、經營及管理的科學化;同時,呼籲政府加大對僱主及管理層的培訓資助,以授人以漁的方式推動本地僱主學習企業管理、加強其在疫境下的市場觸覺、心理質素及企業自信,提升本地企業營商的管理文化。此舉,既可加強本地企業的造血能力,亦可令金流可以多跑一圈,形成本地市場的企業需求及消費需求雙循環,藉拉長資金鏈在市場的運轉時間,促進經濟復甦的速度。

關於 世平

崔世平博士: 現時主要擔任第十四屆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區政府建築、工程及城巿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澳中致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職務
本篇發表於 工商發展, 未分類, 民生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